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红外线探测器,所述红外线探测器的底端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电源,所述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外置的报警器,所述壳体的后侧安装有连接机构。该配网安全限位装置,通过红外探测器监测靠近的人体发射的红外辐射,同时,红外探测器收集外界的红外线辐射进而聚集到红外传感器上,红外传感器通常采用热释放电元件,检测处理后将信息发送至报警器产生报警,通过本装置可有效的保证作业人员在临近带电体部位作业时的安全距离,防止作业人员由于疏忽大意接触临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将触电概率降低到亿分之一。
公开号:CN214335889U
申请号:CN202023007704.1U
申请日:2020-12-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赵帅科;李飞;王进;卢晓蕊;范亚君
申请人: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Benxi Power Supply Co of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IPC主号:G08B13-191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运维检修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
[n0002]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1135”新时代配电网管理总体战略部署,要求“以客户为中心、以供电可靠性为主线”的服务理念。为保证供电可靠性,作业停电时间受到很大限制,为提高工作效率,在不停电的情况下,与带电体的作业距离越来越小,作业人员的防触电安全问题存在很大隐患。
[n0003] 但现有的设备在使用时,配电检修人员在高低压同杆架设的低压线路设备上作业,在作业点上方10kV线路带电的情况下,作业人员站位过高时无法保证与带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且在配电线路柱上变压器台架上作业,作业人员移动作业位置容易与一次侧跌落式开关上引线带电位置过近,造成触电危险,同时,作业人员在巡视操作配电室或环网柜中设备时,在切开一回出线间隔的情况下,主受开关侧和其它间隔仍然带电,作业人员需保持与其它带电间隔的安全距离。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作业人员需保持与其它带电间隔的安全距离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红外线探测器,所述红外线探测器的底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电源,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安装有热释放电元件,且热释放电元件与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外置的报警器,且红外传感器和热释放电元件均与电源连接,所述壳体的后侧安装有连接机构。
[n0006]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底板、圆柱、永磁铁和连接片,所述壳体的左侧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侧沿上下方向通过限位轴承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壁左侧安装有永磁铁,所述圆柱的右侧安装有底板。
[n0007] 优选的,所述永磁铁的左侧延伸出连接片。
[n0008] 优选的,所述永磁铁的宽度和连接片的宽度相同。
[n0009]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安装有处理器,且处理器与热释放电元件和报警器电连接。
[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配网安全限位装置,红外探测器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来进行工作的,探测器收集外界的红外线辐射进而聚集到红外传感器上,红外传感器通常采用热释放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了红外辐射温度发出变化时就会向外释放电荷,检测处理后将信息发送至报警器产生报警,通过本装置可有效的保证作业人员在临近带电体部位作业时的安全距离,防止作业人员由于疏忽大意接触临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将触电概率降低到亿分之一。
[n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12] 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壳体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13] 图3为图2本实用新型壳体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中:1、壳体,2、红外线探测器,3、电源,4、热释放电元件,5、报警器,6、连接机构,61、底板,62、圆柱,63、永磁铁,64、连接片,7、红外传感器。
[n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6]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红外线探测器2,红外线探测器2的底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7,壳体1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电源3,壳体1的内腔前侧安装有热释放电元件4,且热释放电元件4与红外传感器7电性连接,壳体1的底端安装有外置的报警器5,且红外传感器7和热释放电元件4均与电源3连接,红外线探测器2、电源3、释放电元件4和报警器5均为现有技术,与本装置适配即可,无特殊型号需求,壳体1的后侧安装有连接机构6。
[n0017] 作为优选方案,连接机构6包括底板61、圆柱62、永磁铁63和连接片64,壳体1的左侧安装有底板61,底板61的内侧沿上下方向通过限位轴承连接有圆柱62,通过旋转圆柱62可改变永磁铁63和连接片64的位置,圆柱62的外壁左侧安装有永磁铁63,圆柱62的右侧安装有连接片64。
[n0018] 作为优选方案,永磁铁63的左侧延伸出底板61,确保永磁铁63可吸附在外界的设备上。
[n0019] 作为优选方案,永磁铁63的宽度和连接片64的宽度相同。
[n0020] 作为优选方案,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处理器,且处理器与热释放电元件4 和报警器5电连接,处理器为现有技术,与本装置适配即可,无特殊型号需求。
[n0021]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n0022] 使用时,配网作业安全限位装置由红外线探测器2为数据收集源端,红外线探测器2收集外界的红外线辐射进而聚集到红外传感器7上,红外传感器7 通常采用热释放电元件4,热释放电元件4在接收了红外辐射温度发出变化时就会向外释放电荷,检测处理后将信号发送至报警器5产生报警,且装置可通过连接片64安装在电杆上,也可通过永磁铁63吸附于环网柜内,通过旋转圆杆 62即可改变永磁铁63和连接片64的位置,在不同的配电作业位置时刻提醒作业人员,限制人员活动范围,确保作业人员远离带电部位,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n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轴接”、“插接”、“设置”、“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红外线探测器(2),所述红外线探测器(2)的底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7),所述壳体(1)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电源(3),所述壳体(1)的内腔前侧安装有热释放电元件(4),且热释放电元件(4)与红外传感器(7)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端安装有外置的报警器(5),且红外传感器(7)和热释放电元件(4)均与电源(3)连接,所述壳体(1)的后侧安装有连接机构(6)。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底板(61)、圆柱(62)、永磁铁(63)和连接片(64),所述壳体(1)的左侧安装有底板(61),所述底板(61)的内侧沿上下方向通过限位轴承连接有圆柱(62),所述圆柱(62)的外壁左侧安装有永磁铁(63),所述圆柱(62)的右侧安装有底板(61)。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63)的左侧延伸出连接片(64)。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63)的宽度和连接片(64)的宽度相同。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处理器,且处理器与热释放电元件(4)和报警器(5)电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6841934A|2017-06-13|智能故障指示器及指示系统
CN205563891U|2016-09-07|变电站变压器防小动物入侵报警装置
CN108828400A|2018-11-16|一种母线槽智能监测系统
CN214335889U|2021-10-01|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
CN205898877U|2017-01-18|一种吸盘式电力仪表
CN108279042A|2018-07-13|一种环境检测装置
CN202929155U|2013-05-08|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架空线实时检测系统
CN206132228U|2017-04-26|一种变向红外无线温度传感器装置
CN112509262A|2021-03-16|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
CN205810065U|2016-12-14|一种防止误入有电间隔的红外报警装置
CN106787193A|2017-05-31|远程用电管理智能终端及管理系统
CN203337276U|2013-12-11|内嵌过热保护装置的触头盒
CN109244855A|2019-01-18|一种开关柜的高温预警装置
CN206250134U|2017-06-13|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塑壳断路器
CN207409106U|2018-05-25|一种输电线路防树障与外破的主动探测预警装置
CN206505513U|2017-09-19|一种电气火灾预警监控设备
CN110706464A|2020-01-17|一种分布式组网的井盖防外破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0575641A|2019-12-17|室内智慧型消防产品集成的消防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统
CN214832113U|2021-11-23|一种10kV配网开关站用警示装置
CN204373811U|2015-06-03|一种电缆温度检测装置
CN208314116U|2019-01-01|一种gil电弧故障定位在线监测系统
CN211878107U|2020-11-06|基于带电检测技术的绝缘子绝缘状态检测系统
CN213422449U|2021-06-11|一种铝电解槽槽周磁吸无线测温监测系统
CN205539273U|2016-08-31|一种电网用自动报警装置
CN210954132U|2020-07-07|一种具有远程报警功能的反窃电电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07704.1U|CN214335889U|2020-12-15|2020-12-15|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CN202023007704.1U| CN214335889U|2020-12-15|2020-12-15|一种配网安全限位装置|
[返回顶部]